学校课程设计与儿童个性化发展

我们可以把“为每一个儿童课程”理解为每一个儿童单独设计各自的课程,即个别化课程设计,通常也称个别化教学。

  所谓“个别化教学”,由于文化背景和所处时代的不同,目前尚无统一完备的定义,但诸多描述中,有几点我们是可以理解认同的:①因人而异的教学,②自我决定与进行的教学,③适应特殊学习需要的教学,④适应环境的教学,⑤适应并发展个性的教学。

  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个别化教学是一条较为理想的途径,但在实践中很难如愿。因为制定个别化教学方案不仅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很高,比如诊断学生学习水平的能力,认识学生通性的能力,了解和运用个别化教学的能力,运用社会各资源解决班级中学生因个别差异引起的种种问题的能力等,而且工作量过于巨大,个别化教学拥有的经验和资源尚不够丰富,已有的经验不仅有着无法避免的缺陷,也还面临着本土化的考验,教师的每一次个别化教学方案的制定都需要大量的筹备工作,在目前的状态下全面实施的可能性不大,只能是个别教师在个别班级中有计划的实施,甚至只能是部分教师在班级中选择典型学生进行研究。 (范例可参见专著《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P28“ 小文的个人学习计划 ”P35“ 别样的幸福 ”)。

  个别化课程设计是“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 ”的应有之义。

  (三)个性化课程的设计

  个性化课程设计,其主要反映为个性化教学,它是“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核心。个性化教学要求我们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时候,特别是在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尽量兼顾教师个性特点与学生个性特点,综合地方、学校、班级、教材特点及具体的情境特点,选择合适的教与学的方法,从而获得相对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目标的开放性构建策略

  我们认同教学目标是具有一定的可预知性、可操作性、具体性与普遍性的观点,同时,又认识到课程教学目标具有过程性、不可预知性及随机性、个体性。所以我们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开放性的目标系统,包含预设性目标、生成性目标两大方面。

  我们在构建学习目标时,内容上,追求知识、技能、智慧、情感、美与德性的统一;形式上,注意主体目标生成的过程性及在具体情境中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因而每一堂课中,既有预设性的目标,又有生成性目标。我们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各尽其能”的目标确定原则,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高度跳一跳摘到果子,共同感受成功。数学中同一道应用题,甲学生要有三种解法,乙学生只需要掌握一种基本解法;英语课上,有的学生以背诵的方式记住课文,有的则以表演的方式反映课文内容……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教师们提高了认识,认为在操作中预设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要有机整合。认识到“生成性目标”取向的基本宗旨是通过活动过程培养学生获得以知识体系为支持的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这种活动是使学生进入“知识本质”的过程。所以,应把视点放在认知过程和解决问题过程上。在生成性目标的构建步骤方面,大家认为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的步骤:第一步是构筑生成问题的情景,可以通过知识体系的清晰构建形成支持基础,让学生“能”提出问题;创设自主平台和民主氛围,鼓励自由表达,发展学生质疑精神与能力,让学生“敢”提出问题。第二步是在动态过程中确定科学合理的生成性目标。第三步是实现生成性目标的达成。其中,第二步对教师的教育智慧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我们期望通过每一节课的锤炼,提高老师们对生成性目标的把握。

  2、教学内容的人本化处理策略

  “人本化”的教学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基点,以师生之间的情感为纽带,以培养完善的个性、促进潜能的充分发展为主要特征。

  我们认为教材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教材是有用的,但不是万能的。我们打破教材的“神圣”地位,将原有的教材人本化处理。努力使教学内容贴近人的生活经验,贴近人的生活实际,符合人的兴趣要求,照顾人的个性特长,努力使教学内容适应本地区、本学校、本班级的儿童。我们尊重“儿童文化”,发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